阿尔贝特凯塞林 德国最低调名将:身为空军元帅,却是陆军奇才,连盟军都敬佩

小编 23 0

德国最低调名将:身为空军元帅,却是陆军奇才,连盟军都敬佩

在第三帝国统治期间,先后有27位军人被授予元帅军衔,其中包括1位帝国元帅、19位陆军元帅、5位空军元帅、2位海军元帅。在这些元帅中有不少传奇人物,但有一位非常特殊,他为人低调,虽然是空军元帅,却经常指挥陆军作战,堪称军事奇才。无论是德国人,还是盟军,都对他非常钦佩,此人到底是谁呢?

他就是第三帝国空军元帅阿尔贝特·凯塞林!与许多第三帝国元帅一样,凯塞林并非出身军人世家,他是在中学毕业后,才进入军队中的。凯塞林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不过是个上尉。战后凯塞林虽然留在军中,但一直在基层摸爬滚打。直到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凯塞林才迎来了人生的转折。

阿尔贝特凯塞林 德国最低调名将:身为空军元帅,却是陆军奇才,连盟军都敬佩

左起,米尔奇、施佩勒、希特勒、戈林、凯塞林

当时希特勒秘密重新组建德国空军,于是从陆军中抽调人手,凯塞林被任命为航空军需管理部门主管,参与组建德国空军部队。出身炮兵的凯塞林对空军几乎是一无所知,但他从头学起,居然在48岁时学习飞行,到后来他已经能够驾驶多种单引擎、多引擎飞机。到1936年,兢兢业业的凯塞林出任空军总参谋长。

1938年,凯塞林出任第1航空队司令。二战爆发,凯塞林指挥空军部队,参加波兰战役、法国战役,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战果。到1940年7月19日,凯塞林被授予空军元帅军衔。苏德战争爆发后,已经成为第2航空队司令的凯塞林又取得了辉煌战果,他的空军在一周内击毁2500架苏联飞机。

阿尔贝特凯塞林 德国最低调名将:身为空军元帅,却是陆军奇才,连盟军都敬佩

驾驶飞机的凯塞林

随着莫斯科战役的失败,苏德战场陷入僵局,凯塞林也迎来了新的任命,1941年11月,他被任命为南方战区总司令,隆美尔的北非军团也受其指挥。在北非期间,凯塞林积极配合隆美尔的作战,虽然两人性格不同,经常发生争执,但凯塞林为人谦和,总能妥善处理好问题。有一次,身为总司令的凯塞林还做了几天师长,协助隆美尔指挥部队。

不过后来战场形势发生变化,盟军占领北非后,在意大利登陆。凯塞林指挥少量军队,步步为营,抵挡盟军北上,致使盟军在意大利半岛举步维艰。直到二战结束时,盟军依然无没能占领意大利北部地区,不过此时德国的战败已成定局,仅凭一个凯塞林无法改变这一现实。

阿尔贝特凯塞林 德国最低调名将:身为空军元帅,却是陆军奇才,连盟军都敬佩

1945年5月9日,凯塞林在奥地利境内率军投降,几天后被捕,投入战俘营中。1947年,凯塞林在威尼斯接受审判,被判处死刑。但是这个消息引起了轰动,特别是英国人对此非常不满,丘吉尔、亚历山大元帅等人都出面斡旋。1952年,在西德总理阿登纳的干预下,凯塞林因健康原因获释。1960年,凯塞林病死。

凯塞林元帅虽然时德国军人,但他为人谦和、十分低调,不仅德国军界对他很欣赏,部下则称其为“阿尔贝特叔叔”,盟军也对他十分敬佩,称其为“微笑的阿尔贝特”。阿尔贝特·凯塞林,这位低调谦和的空军元帅,也是二战名将之一。

参考资料: 1.《第二次世界大战史》;2.《最后一日的士兵》

凯塞林元帅:爱笑的阿尔贝特,既能当空军元帅,也能当陆军总司令

在二战时期,德国一共册封了27位元帅,包括1名帝国元帅、19名陆军元帅、5名空军元帅和2名海军元帅。而在这27位元帅当中,空军元帅阿尔贝特·凯塞林可能是最为独特的存在,因为他身为空军元帅,但却靠着指挥陆军赢得了对手的尊重。

阿尔贝特凯塞林 德国最低调名将:身为空军元帅,却是陆军奇才,连盟军都敬佩

1947年,凯塞林因为屠杀罪行而被英国法庭判处死刑,而当这个判决结果出来之时,前英国首相丘吉尔、英国加拿大总督亚历山大等盟军高层纷纷站出来帮他说话,就连美军也表示,凯塞林不应该判处死刑。

而就在盟军为凯塞林的释放而四处奔走的时候,德军上百万退役老兵也纷纷组织起来,联名上书要求赦免凯塞林,这在当时成了一个奇观。

阿尔贝特凯塞林 德国最低调名将:身为空军元帅,却是陆军奇才,连盟军都敬佩

那么为什么会怎样呢?凯塞林到底做了什么,让他的敌人、部下都愿意站出来为他辩解?这就不得不提到凯塞林传奇的一生了。

提前申明,本文绝非宣扬纳粹,只是单纯的军事常识小科普。

1885年11月30日,凯塞林出生于德国巴伐利亚州下属的弗朗科尼亚地区的马克特施泰夫特,他的父亲是一名老师,从小就要求严格要求自己的子女,受此影响,凯塞林成年以后随即变得勤奋、乐观且充满进取精神。

不过在读中学的时候,凯塞林的老师对这个学生的评价却不太好,认为他虽然脾气很好,很有礼貌,但是思维略显迟钝,甚至有些优柔寡断。

但在进入军队以后,凯塞林却迅速改变了这一切。

1904年7月20日,凯塞林放弃读大学的机会,以“士官生”的身份加入第2巴伐利亚要塞炮兵团,入伍后不久就受到了上级的欢迎。

炮兵团的军官们对这个年轻人十分欣赏,认为他十分聪明,而且举止优雅、待人和善,随即安排他到慕尼黑军事学院进修,凯塞林由此踏上了军官生涯,也踏上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阿尔贝特凯塞林 德国最低调名将:身为空军元帅,却是陆军奇才,连盟军都敬佩

1905年时担任候补军官的阿尔贝特·凯塞林

在炮兵团服役的时候,凯塞林展露出了自己对于炮兵战术方面的天赋,上级随即安排他到慕尼黑炮兵与工兵学院进修,之后凯塞林又被选去接受侦察气球观察员的培训。如此一来,到了1914年一战爆发的时候,凯塞林已经成了一个全才,炮兵、步兵、工兵和侦察气球的用法这些他都会,而且还十分精通。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凯塞林先是担任一个炮兵旅的副官,之后又担任第2巴伐利亚后备师参谋、第3军参谋、第4军参谋等职务,军衔越升越高,几乎每一任上级给他的评价都是“可靠坚强”、“待人随和”、“充满活力”、“可造之材”。

一战结束以后,凯塞林本想从军中退役去另谋生路,但他的上级亲自跑来挽留凯塞林,凯塞林这才留在“十万国防军”中继续服役。

而后,凯塞林在德军中的地位就一路水涨船高。

他先是被任命为第24炮兵团的一个连长,而后被“二战德国国防军之父”塞克特将军挖到国防部任职,之后又担任“陆军训练总监部”的成员,在1925年更是被塞克特任命为自己的首席参谋军官,成了塞克特最为欣赏的年轻军官,还受塞克特的委托参加了秘密重整空军的尝试,包括在1923-124年在苏联境内秘密建立飞行员训练基地等行动。

阿尔贝特凯塞林 德国最低调名将:身为空军元帅,却是陆军奇才,连盟军都敬佩

1928年凯塞林拍摄的一张标准照,此时他的军衔是陆军少尉

1926年,塞克特因为邀请前德国皇储来参加阅兵式而被迫离职,不过凯塞林的仕途并未受到影响,相反,由于他的才能和情商实在太突出了,所以在塞克特离职以后,凯塞林继续高升。

1926年10月,凯塞林被调到陆军总务部工作,主持了制定了国防军整套的武器采购程序,并被任命为“陆军节俭委员会主任”,负责预算、后勤和法律事务。之后凯塞林又被调到“陆军人事处”任职,成为了少数在陆军司令部直属所有重要部门都任职过的军官,前途不可限量。

1932年10月,由于凯塞林的表现太过亮眼,德军高层任命他为陆军上校,并让他担任第4步兵师炮兵团第3营营长一职,对他寄以厚望。

然而就在第二年,希特勒便被兴登堡任命为德国总理,开始掌握德国军政大权。

上台以后,希特勒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整军备,尤其是重组德国空军。而此时,德军中被塞克特认为最有能力创建未来空军的两位军官其中就有凯塞林,所以希特勒大手一挥,凯塞林随即从陆军退役,以平民身份调入德国空军,并正式出任行政总管一职,负责预算分配、机场建设、后勤保障、飞行员的训练和战斗机的生产。

阿尔贝特凯塞林 德国最低调名将:身为空军元帅,却是陆军奇才,连盟军都敬佩

凯塞林和空军司令格戈林在一起

阿尔贝特凯塞林 德国最低调名将:身为空军元帅,却是陆军奇才,连盟军都敬佩

1935年德国国内的一副漫画,反应的是新任空军行政总管凯塞林忙碌的一天

在担任行政总管一职时,凭借自己杰出的管理才能,凯塞林很快就把一切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让原先一穷二白的德国空军快速崛起。之后凯塞林甚至接替了韦弗的职位,出任空军参谋长一职,并在1937年6月1日晋升为航空兵将军,成为德国空军中资历最高的人之一。

不久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战争刚开始时,凯塞林作为前线指挥官直接在第一线指挥部队作战,在他的指挥下,德国空军先后参加了波兰战役、法国战役、不列颠空战和巴巴罗萨行动,战功赫赫,而他也因为法国战役中的杰出贡献而被希特勒越级晋升为空军元帅。

虽然在不列颠空战中,由于戈林的错误指挥以至于德国空军损失惨重,不过凯塞林依旧在第二年的巴巴罗萨计划中,用强大的战斗机部队和轰炸机部队重创了苏联前线空军,极有力的支援了地面部队行动。

阿尔贝特凯塞林 德国最低调名将:身为空军元帅,却是陆军奇才,连盟军都敬佩

1940年,凯塞林在前线和ZG-76联队的指挥官交谈前线战况

阿尔贝特凯塞林 德国最低调名将:身为空军元帅,却是陆军奇才,连盟军都敬佩

1941年11月28日,正在前线指挥空军进攻莫斯科的凯塞林突然接到希特勒的命令,后者要求他前往意大利担任南线总司令一职,负责维持轴心国在地中海的影响力,并为隆美尔的非洲军团提供空中支援和后勤保障。

到任之后,凯塞林对隆美尔那种“自行其是”的作风很不满意,比如他曾和隆美尔达成商定,只要占领图布鲁克,隆美尔就必须停下脚步,让他能够抽调海空力量去夺取马耳他岛以改善补给问题。可是隆美尔在攻占图布鲁克以后,并未理会凯塞林的意见,而是自己率军向埃及进攻,最终因为补给不足而遭遇惨败。

阿尔贝特凯塞林 德国最低调名将:身为空军元帅,却是陆军奇才,连盟军都敬佩

凯塞林和隆美尔会面

阿尔贝特凯塞林 德国最低调名将:身为空军元帅,却是陆军奇才,连盟军都敬佩

和意大利人的交谈

不过尽管如此,凯塞林还是在尽全力保证隆美尔的后勤补给,当隆美尔从阿拉曼败退的时候,在困境之中冒着巨大风险给隆美尔运来弹药、油料的他,之后和隆美尔一起劝说希特勒放弃北非的也是他。

不过随着英美盟军在北非战场上的优势不断扩大,德军不得不放弃北非,退守亚平宁半岛。

1943年7月,盟军发起“爱斯基摩人”行动,在西西里岛登陆,兵锋直指意大利。在这危难时刻,凯塞林再次力挽狂澜,他先是用“萝卜加大棒”的政策稳住了已经反水的意大利,之后又不断的搜罗部队增援前线,硬是挡住了英美联军的攻势。

在凯塞林精密的运筹组织,以及胡贝、维延霍夫等陆军将领的不断努力下,德军成功稳住了亚平宁半岛的局势,使得盟军虽然在1943年就已经登陆意大利,但直到1945年战争结束也未能从意大利抵达德国本土。

阿尔贝特凯塞林 德国最低调名将:身为空军元帅,却是陆军奇才,连盟军都敬佩

凯塞林和胡贝的合影

时任美军第15集团军指挥官的克拉克将军,在得知凯塞林于1945年3月被希特勒调去指挥西线德军以后,这位将军高兴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了,他后来记述道:“凯塞林元帅是希特勒军队最有能力的将领之一……他无论是作为指挥官还是行政官员都很称职。在意大利的两年里,他指挥轴心国部队作战时表现得很出色,之后他被调去指挥西线德军,我很高兴看到他终于离开了。”

1943年11月16日,凯塞林被希特勒任命为西南战区总司令,并兼任C集团军群指挥官。

1945年3月9日,凯塞林又被希特勒任命为西线总司令,在第三帝国最后的时刻,直接归属凯塞林管辖的部队居然包括了东线的中央、南方和东南集团军群,以及意大利的C集团军群和西线的G集团军群和上莱茵河集团军群等,堪称德军中权势最大的一人。

阿尔贝特凯塞林 德国最低调名将:身为空军元帅,却是陆军奇才,连盟军都敬佩

1945年5月9日,凯塞林作为德国南部、奥地利、捷克和南斯拉夫等地的全权代表,在奥地利萨尔茨堡附近向美军投降,美军第101空降师师长泰勒将军亲自在一家酒店约见了他,并盛赞他在战争中的突出表现。

1945年5月15日,凯塞林被送往卢森堡的蒙多尔夫受审,由于怀疑他在战争中犯下屠杀罪行,英军法庭在1947年5月6日宣布判处凯塞林死刑。

就在死刑判决的消息传出来之后,丘吉尔第一时间站出来表示量刑过重,并立即着手为凯塞林减刑,英国加拿大总督亚历山大也第一时间致电当时的英国首相艾德礼,表示:“我都对凯塞林没什么好抱怨的,他和他的战士们让我们吃尽了苦头,但并不肮脏。”

阿尔贝特凯塞林 德国最低调名将:身为空军元帅,却是陆军奇才,连盟军都敬佩

而曾任美国第8集团军的利斯爵士也站出来,表示对英国人判处凯塞林死刑一事十分不理解,并认为这是“把胜利者的审判强加到凯塞林的身上 。”

在多种压力之下,英军法庭只好把凯塞林的罪名从死刑改为无期徒刑。

1952年7月,出于对抗苏联的需要,盟军以凯塞林患有喉癌为借口释放凯塞林,凯塞林最终于1960年7月15日在巴特维泽去世,并被葬在当地的一座乡间公墓里。

阿尔贝特凯塞林 德国最低调名将:身为空军元帅,却是陆军奇才,连盟军都敬佩

在他的葬礼上,邓尼茨、迪特里希、舍尔纳等原二战德军著名将领纷纷出席,就连时任西德空军总理的卡姆胡贝将军也参加了凯塞林的葬礼,并代表前空军和西德联邦国防军致辞,表示“以其早期的成就,而非晚近的活动为后人所铭记。

这也是为什么阿尔伯特·凯塞林会在一众德国元帅中显得最为独特,别的元帅大多是靠着对于战争的突出贡献而成为传奇,而凯塞林则是自参军的那一刻起便已成为传奇。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删!

想了解二战战略、战术、战史领域更多的知识,可以关注我!

阿尔贝特·凯塞林其人——《最后一日的士兵》译者序(节选)

本文摘自阿尔伯特·凯塞林著,孙渤译,《最后一日的士兵:凯塞林战时回忆录》

德国空军元帅阿尔贝特·凯塞林,1885年11月30日出生于下弗兰肯地区基青根(Kitzingen)附近的马克施泰弗特(Marksteft),1904年7月20日成为一名士官生,在驻梅斯的巴伐利亚第2徒步炮兵团开始他的军旅生涯,作为炮兵军官和总参谋部军官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魏玛共和国时期担任炮兵连长和营长,并在国防部供职。1933年10月加入正在秘密组建的空军,成为德国空军的缔造者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先后率领第1和第2航空队征战波兰、西欧和苏联。1941年年底率第2航空队调入地中海战场,兼任南线总司令,并充当意大利指挥机构与隆美尔之间的协调人。从1942年年底开始直接统帅北非和地中海战场的德国武装力量,1943年11月21日担任西南战线总司令兼C 集团军群司令,1945年3—5月担任西线总司令,同年5月2日正式担任集德国南部战区党政军大权于一身的南线总司令。

阿尔贝特凯塞林 德国最低调名将:身为空军元帅,却是陆军奇才,连盟军都敬佩

视察一支驱逐机(双发重型战斗机)部队的凯塞林

作为德国最有指挥才能的将领之一,凯塞林于1940年7月19日由航空兵上将直接晋升空军元帅,1944年7月19日成为第14位钻石橡叶双剑骑士十字勋章获得者。他既是战将又是统帅,了解现代战争的方方面面,包括组织管理、后勤、与盟友的关系,是德军总参谋部制度培养出来的“各种工作能都干,也都能干好”的全才,并用战场上的出色表现赢得同僚和对手的敬重。曾经作为凯塞林下属和竞争对手的隆美尔说“他具有相当坚定的意志力,一流的外交和组织才能,技术问题上也有相当丰富的知识”,并用“卓越”来形容他在意大利战场上的表现。英军亚历山大元帅早在1943年就曾表示钦佩凯塞林的指挥能力,并在1961年出版的回忆录中说:“我们在意大利每一次进攻凯塞林的时候都彻底做到出其不意,但他表现出了非常高超的技巧,让自己摆脱因错误情报而陷入的绝望处境。”美国第5集团军司令克拉克将军的评论是:“我们知道那些部队的指挥官是阿尔贝特·凯塞林,他是希特勒手下最有能力的军官之一,在德国炮兵和空军都有出色的表现,战前还曾经担任过德国空军总参谋长。无论作为指挥官还是管理者,凯塞林都十分优秀。他在意大利指挥轴心国军队作战的两年里有优异表现,在这之后又调往西线。他的调走让我很高兴。他总是能迅速地重新编组自己的兵力,并调动预备队阻挡我们的进攻……”

阿尔贝特凯塞林 德国最低调名将:身为空军元帅,却是陆军奇才,连盟军都敬佩

凯塞林参与组建一个军种,并亲自率领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期的战场上赢得辉煌胜利,这样的成就并不亚于古德里安,可是他的名声却没有后者那样显赫,也许只是因为他当时在指挥空军。到战争后期他直接指挥地面作战的时候,德国已经处于全面劣势,只能在战略防御中左支右绌,而他赢得的防御战果又发生在一个次要战区。值得注意的是,从战争后期的严峻考验中脱颖而出的那一批德军将领在能力上并不比他们的前辈逊色,凯塞林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尤其是他善于独立思考和做决定,不一味听从上级的命令,并且知道怎样与希特勒打交道,争得自主指挥权,而这是一件令众多德军将领头疼的事情。例如,他自行决定主动撤离西西里岛,导致自己一度成为“不受欢迎的人”。他还不顾德国国防军统帅部的命令,力主坚守意大利南部,不惜以1943年8月14日提出辞职来抗争,经过党卫队上将沃尔夫的斡旋,希特勒才驳回凯塞林的辞呈,但仍然在同年9月下令准备解散南线总司令部,而一旦意大利南部的德军撤到北部与隆美尔的B 集团军群会合,隆美尔就立即接管意大利境内德军的全部指挥权,凯塞林将被调往挪威。然而,最终结果却是凯塞林凭借优异的战绩在11月21日为自己争取到意大利战区的指挥权,可以说,他以一己之力改变了意大利境内的战争进程。希特勒曾说:“我一直指责凯塞林,认为他看待事情过于乐观……结果证明隆美尔错了,我没有解除凯塞林职务的决定是正确的。我曾经认为凯塞林是个不可信的政治空想家,也是个军事上的乐观主义者。如今在我看来,缺少乐观精神的军事指挥并不可行。”对于这种“过于乐观”的指责,比如隆美尔形容“他看任何东西都是戴着玫瑰色的眼镜”,凯塞林在书中是这样说的:“我从未在思想上轻视敌人,但乐于承认自己会在外部世界面前表现出一种乐观态度。乐观与轻敌之间存在天壤之别。”并用合理的分析来说明他做出乐观判断的依据。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他做各种决策的背景和动机,以及他的“为将之道”,这正是出版本书的主要价值所在。本书是凯塞林的第一部回忆录,书名《最后一日的士兵》(Soldat bis zumletzten Tag )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理解:一是第二十二和第二十三章反复强调并解释的“Halten”(坚持),而第二十三章提到他和他的司令部成员是整个阿尔卑斯山区最后一批投降的德国军人,确实坚持到战争的最后一日;二是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自始至终担任高级指挥职务,从未间断,这在当时的德军将领当中极为罕见;三是第二十四章提到他要捍卫德国军人的荣誉,这不仅适用于审判期间,从他的战后经历来看,也指他有生之年的“最后一日”。

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凯塞林对战略态势冷静而准确的判断,例如衡量马耳他的价值,讨论在罗马以南坚守的必要性,预判盟军的行动并做出相应决策。德军在意大利境内的防御战绩主要来自他早在1943年9月10日——意大利脱离轴心国的第三天——就已经规划的一系列依托有利地形节节抵抗的阵地,并着手构筑工事。而意大利战场上的盟军却缺少长远规划,双方的表现充分印证了军事家孙子所说的“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在战役层面,凯塞林对作战进程的掌控和充分利用微薄资源的能力,使他成为战争中德国最优秀的战场指挥官之一。他直接指挥的安齐奥战役更是把这种才能展现得淋漓尽致,顾剑在《独一无二的空地双头鹰——绝对天才凯塞林元帅传》一文中提到,美国陆军利文沃斯堡指挥与参谋学院曾经有一篇硕士论文分析他在这场战役期间的几次决策,得出的结论是:根据他当时拥有的情报和兵力,这些决策不但完全正确,而且在时间上非常迅速及时。顾剑评论道:“凯塞林无论在战役还是战略层次,都很好地把握了‘坚决’和‘灵活’之间的度的问题:该坚守的时候坚决不退,比如安齐奥登陆之后的古斯塔夫防线正面;该撤的时候决不恋战,全身而退。很好地把握利害变换之间的这个‘度’的问题,把灵活性和顽强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需要非常准确的战场感觉,超出了军事作为科学的范畴,是一种艺术。所谓‘过刚则折’,比如希特勒任何时候都要求德军死守到最后一人;‘过柔则弯’,比如阿拉曼战后和北意大利时期的隆美尔。”

阿尔贝特凯塞林 德国最低调名将:身为空军元帅,却是陆军奇才,连盟军都敬佩

凯塞林在投降后与盟军军官的合照

凯塞林的战术能力不仅体现在书中对灵活运用航空兵和高射炮兵的描述,出身于陆军炮兵的他还凭借对空地协同的认识,成为同时代人中的翘楚。他经常亲自驾机飞临前线,以至于上级有时会下令禁止他这样做。曾经担任非洲集团军作战参谋的韦斯特法尔在其回忆录《枷锁中的陆军》(Heer in Fesseln )中说:“没有一名空军指挥官能在支援陆军的努力中超过凯塞林……一直以来,每当非洲的天空中将要发生重大行动的时候,我们就能肯定凯塞林已经亲临沙漠。无论天气还是敌人的威胁,都无法阻止他不断飞到非洲来帮忙,尽其所能,或者在必要时调解德意两军之间的纠纷。他也像隆美尔一样很少考虑自己的安危。他飞越受敌人威胁的地区不下200次,而仅仅是他的一架‘鹳’式座机就先后有5次被击中。”

作为相对独立的战区指挥官,凯塞林不但要指挥作战,而且要考虑整个战区的后勤、与盟友的关系、占领政策、与其他战区的协同等诸多因素。他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曾经让希特勒在1942年9月考虑用他接替凯特尔担任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只是因地中海地区的战事让他无法脱身而作罢。他还是一个勤奋的人,比如第十一章提到1941年新年前后是他在战争期间唯一的一次正常休假。

照片中的凯塞林经常面带微笑,他的幽默风趣让他广受同僚、上下级甚至昔日对手的欢迎,部下们称他是“阿尔贝特大叔”,盟军官兵则称他是“微笑的阿尔(贝特)”。另一方面,对于犯错误的下属,例如1941年新年前后未能成功拦截空袭的夜间战斗机部队、杰代达机场遭受奇袭时惊慌失措的内林、安齐奥抗登陆战中自作主张的施莱默、1944年5月抗命不从的冯·马肯森,他又是一个不惜以雷霆手段解散部队和撤换指挥官的严厉上级。书中还写到,德军传统的任务式指挥和他作为空军元帅的身份,让陆军将领在执行他的命令时有一些抵触情绪,尤其是他调到西线以后,他是怎样看待和处理的。另外,凯塞林还谈到他对指挥官的责任、德国军队建设和欧洲一体化等问题的看法,并在附录中详细讨论德国空军的兴衰。这进一步增加了本书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

阿尔贝特凯塞林 德国最低调名将:身为空军元帅,却是陆军奇才,连盟军都敬佩

坐在一架联络机驾驶座上的凯塞林,这位德国空军最优秀的野战指挥官总是以标志性的笑容示人

另一方面,本书记录了凯塞林为德军的侵略行径辩解,开脱德国国防军及其将领的罪责,声称他们的举止符合国际法,其实他的辩解根本站不住脚。凯塞林还对德军占领意大利期间残酷迫害意大利人民的行为要么闭口不提,要么轻描淡写,比如宣称反游击战中报复性杀害人质的做法是合法的;要么推卸责任,比如把在罗马附近的阿尔代廷洞穴(ardeatinischen Höhlen)枪杀人质事件的责任推给党卫队保安处,而在纽伦堡审判期间出于某种原因以“赫尔曼·戈林”师有直通戈林的渠道为由,把该师1944年6月29日在奇维泰拉(Civitella)屠杀212名上至84岁下至1岁的男女平民的责任推给戈林。他出狱后曾在接受意大利记者采访时表示,马尔扎博托的索莱山(Monte Sole,意译太阳山)屠杀事件是一次“正当的军事行动”,招致意大利朝野的强烈愤慨和抨击。本书中凯塞林详细描述了他出庭受审的过程,并坚称自己是清白的,但他作为意大利战区的最高指挥官,无疑对德军的各种暴行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在阅读本书的时候必须对他的这些观点加以批判。

获释后的凯塞林于1953年出版本书,1955年出版了他的第二部回忆录《思考第二次世界大战》(Gedanken zum Zweiten Weltkrieg )。他还继续同他认为“抹黑德国军人荣誉”的一切而战,并经常以专家证人的身份出现在审判前国防军将领的法庭上,其中最著名的人物是陆军元帅舍尔纳。1960年7月16日,时年74岁的凯塞林因心脏病在巴特瑙海姆的一家疗养院里去世。

那么,怎样评价凯塞林呢?我同意顾剑的看法,他说:“凯塞林是一个残忍的人吗?他在二战期间的行为,很难用好人或者坏人来形容。我认为他对华沙、鹿特丹和考文垂轰炸中平民的大量伤亡负有责任。尤其是华沙,用铲子从Ju 52运输机上向下铲燃烧弹的行为,恐怕很难被称为精确轰炸。……我想,‘战争的现实主义者’可能是一个对凯塞林比较公允和准确的说法。如果他相信,战争中某些残忍行为能够避免拖长战斗和更大伤亡的话,他是会做出这些残忍行为的。但是在一般情况下,凯塞林还是个开明和正直的军人。这也是战后他能赢得这么多身居高位的对手尊敬的原因。”

阿尔贝特凯塞林 德国最低调名将:身为空军元帅,却是陆军奇才,连盟军都敬佩

相关问答

二战德军国防军编制、体系?

驻:波美拉尼亚第4集团军,司令:格奥尔格-冯-屈希勒尔陆军炮兵上将[下辖:4个步兵师,2个摩化师,1个装甲师]驻:东普鲁士第1航空队,司令:阿尔贝特-凯塞...第...

若巴巴罗萨计划进攻珍珠港被袭前的美国那美国会战败吗?请看描述?

当然不会啊!珍珠港战前米帝虽然已经进行了生产动员,开始为盟国充当“总后方”。但这远不是军事总动员,须知1941年底的米国陆军总共才十几万,这点人哪够抵挡...

二战德国陆军编制?

驻:波美拉尼亚第4集团军,司令:格奥尔格-冯-屈希勒尔陆军炮兵上将[下辖:4个步兵师,2个摩化师,1个装甲师]驻:东普鲁士第1航空队,司令:阿尔贝特-凯塞...第4...

士兵拥戴的隆美尔为何被军官厌恶?

维尔纳·冯·勃洛姆堡(1878年-1946年)赫尔曼·戈林(1893年-1946年)瓦尔特·冯·布劳希奇(1881年-1948年)阿尔贝特·凯塞林(1885年-1960年)威廉·凯特...赫...

二战巴巴罗萨计划,为何军事进攻成为补充手段?

这问题怎么这么弱智呢??巴巴罗萨计划算是一个超级大的进攻计划而且策划的还不错德军将入侵部队分为三个集团军群,各自攻占特定的地区和大城市,分为:北方...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