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小编 23 0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在德国建筑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和设计师莉莉·赖希(Lilly Reich)联手设计的德国馆建成近一个世纪后,泰罗尼亚高级建筑研究所(IAAC)和非营利组织 Bauhaus Earth 提议在木材的过去和未来之间建立对话,并举办一个探索生物材料如何应用于建筑的展览。该展馆还举办了两年一度的欧盟当代建筑奖:密斯凡德罗奖,以表彰密斯·凡·德罗基金会在现代建筑话语中的作用及影响。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 Adrià Goula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 Adrià Goula

秉承展馆的建筑语言,这个新装置在 20 和 21 世纪的最先进材料之间创造了一次对话。通过一系列由来自当地森林的正交胶合木(CLT)板制成的组件,该装置展示了这种新材料的结构优点,以及它在建造更具可持续性且对环境影响更小的建筑时的适用性。构成该装置的所有部件均由西班牙最先进的、隶属于 FINSA 集团的加利西亚 CLT 公司 Xilonor 生产制造。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分析图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 Adrià Goula

该装置的设计尊重了原展馆井然有序的布局,创造出另一种叙事方式,并通过新的路径和景观走廊打造不同体验场地的方式。在整个参观过程中,游客将能够看到木材和现代建筑技术的不同用途和表现形式。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分析图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 Xilonor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 Adrià Goula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 Adrià Goula

空间的入口颠倒了传统的流通方式,游客将首先穿过展馆后方花园中的树丛。一条空中走道通向一个悬臂式平台,为人们提供巴塞罗那馆前所未有的景观视野。该平台还能通往一个用作举行小型会议和会谈的礼堂。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分析图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 Adrià Goula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 Xilonor

展馆的池塘里放置了一块 12 x 2.5 米的工业化木板,隐喻了 19 世纪通过河流将材料从森林直接运输到工厂的过程。弗拉门戈舞者 José Manuel Álvarez 于 10 月 4 日晚在这块木板上进行表演。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 Adrià Goula

在展馆室内,位于中央的豪华的玛瑙墙被重新诠释,由多种木材组成的正交胶合木板创造出其新的纹理。为了突出大理石的原始几何形状,该面板通过新的数控切削过程形成温暖且丰富的三维地形,揭示了构成它的各种层次。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 Adrià Goula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 Xilonor

最后,与该空间的附属展览还将通过一个模型透视图回顾和分析木材建造周期的不同阶段,从用于展馆木材的采伐地,到提取、加工和组装,以一个透明的角度向大众展示了代表材料再生和可持续利用的重新种植过程。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材料分析图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 Adrià Goula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 Xilonor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 Adrià Goula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项目图纸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轴测图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平面图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平面图&剖面图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材料分析图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项目信息

建筑师:Bauhaus Earth、IAAC

地址:Barcelona, Provincia de Barcelona, 西班牙

年份:2022

主创建筑师:Daniel Ibáñez, Vicente Guallart y Alan Organschi

互动装置:Bestiario

生产投资:Xilonor, FINSA

Iaac 团队:Mariano Gómez-Luque, Jesús Mora, David Andrés León, Miguel Nevado, Laia Pifarré, Jaume Cebolla, Kya Kerner, Alex Hadley, Bruno Ganem

Bauhaus Earth 团队:Rosa Hanhausen, Philipp Misselwitz, Eero Puurunen, Ariel Bintang, Anton Gabriel Otto Hofstadt, Philipp Wienkämper

Bestiary 团队:José Aguirre, Andrés Ortiz, Julián Jaramillo, Daniele Pezzatini.

Xilonor / Finsa 团队:Jacinto Seguí, Francisco Roca, Álvaro López

节目:Instalación

摄影师:Adrià Goula

编辑:邵珠琦;译者: QI TING YU

*本文内容来自建筑事务所

翻译、标题及版式由 ArchDaily 整理

转载或任何形式的引用请联系设计团队

「Z谈建筑人物」贝聿铭改良的现代主义是否被低估了?(四)

前文提要:二零一九年五月十六日,贝聿铭在他一百零二岁的时候辞世。他在建筑学界颇有争议,但我觉得理应审慎分析,得出结论。就其成就从几个比较争议的点进行讨论,我们先从其创新价值开始,讨论各类建筑师的区别,再到现代建筑的六点,上篇讨论了贝聿铭创作手法中最重要的两个形式原型——圆和三角,接来,我们就从他的建筑生涯开始,逐一地以时期前后为基本线索,讨论其每一栋建筑的价值。

前文链接如下:

贝聿铭改良的现代主义是否被低估了?(一)

贝聿铭改良的现代主义是否被低估了?(二)

贝聿铭改良的现代主义是否被低估了?(三)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贝聿铭

我们大都知道贝聿铭从哈佛毕业后,长时间地投身于房地产行业。但或许这段经历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显得模糊。

但就我个人而言,我以为贝聿铭这段经历是非常重要的,并且要仔细地看待他在这期间完成的作品——无论是完成抑或是未完成的,都相当的有意义。

贝聿铭起初在哈佛教了两年课,为小班教建筑学,尽管他享受教育的过程,但这并不足以支撑他的家庭开销。

并且,贝聿铭不像其它的建筑师那样,从一个小项目开始——例如柯布西耶就设计了父母的自宅。他想要做大项目,摩天大楼乃至于居住区都是他的兴趣所在。

所以,当地产商威廉·齐肯多夫(William Zeckendorf)邀请他前往纽约面试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就接受了。

齐肯多夫的地产生意规模尚可,他当时在纽约搞了一系列的住宅、酒店、办公楼,生意正是蒸蒸日上。此人浓眉大眼,脸宽体庞,眼神中带着精光,是一副典型的商人面相,而正是他,为贝聿铭职业生涯早期长时间的在地产行业,在各类关系中的摸爬滚打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他与齐肯多夫合作了十年之久。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贝聿铭(左)和齐肯多夫(中)

在谈论到贝聿铭和齐肯多夫的一系列建成或未建成的设计之前。

我们先回过头来看看贝聿铭在哈佛大学研究生时代的作品。

贝聿铭的研究生时代有过一些发表于杂志上的作业作品,其中很多都与中国的园林有关,这是因为在贝聿铭学生时代所接受的教育中——尤其是沃尔特·格罗皮乌斯对他的指导,明确地定义了从古典的装饰与符号中,难以演化出现代的东西。而园林的空间序列,则是一条看起来比较行得通的道路,并且贝聿铭也将它在学生作品中进行了实践。

我们可以先从一次竞赛的作品谈起。

这个竞赛名为“为佐治亚州设计可建造房屋(A Realistic House for Georgia)”。

贝聿铭在这个住宅作品中就加入了园林的元素。让我们先简单地看一下这个作品的图纸全貌。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贝聿铭的竞赛住宅作品

我们在之前就说了,要按照建筑的六个主要要素来讲贝聿铭的建筑。

形式、功能、意义,结构、文脉、意志。

那么,就按照先前所说的,逐一地进行剖析。

形式

从一个大概的总体印象上来看,这个住宅遵循的是严格的早中期现代主义形式,强调水平与竖直的线条,讲求几何关系,并且对于各个部分的对比有着严格的控制。

我们先来看看它面向街道的北立面,及西、南两个立面。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贝聿铭竞赛设计作品-形式分析-一

可以看到,贝聿铭对于临街一侧的形式处理,是一个大概的T字型,他将临街的一面约三分之二做成实墙,以阻挡外部视线的侵入。

细而窄的柱子与后缩的实墙在两侧形成了形式上的限定,构成了一个稳定的矩形。

左右两侧形成了薄弱限定的空间,也就是中国古典建筑中的廊,廊这种形式在园林建筑中颇为常见。贝聿铭在苏州的狮子林有过一段时间的生活体验,我们可以看到如下图所示,狮子林的建筑是如何与廊产生关系的,我认为贝聿铭或许对图中的这处印象很深刻。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狮子林一角

在这里,廊提供的主要作用是组织起建筑两侧不同功能的路线引导,以及与顶部的高窗又形成一个了一个空的门框。

这三种形状——T型、门型以及矩形,将建筑的正面变得丰富了起来,实被虚所包裹,而虚又被实框而限定。

此外,我们可以将其与勒·柯布西耶一九三零年的居住建筑——萨伏伊别墅的形式做一个对比。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萨伏伊别墅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贝聿铭竞赛设计作品

我们可以发现,两者在形式上的关联是存在的。

贝聿铭将水平长窗在正面换成了水平的高窗,这就是功能使得形式发生了转换。

萨伏伊别墅是处在一个僻静的树林之中,环境已经有了天然的隐私保护,因此,底部可以用百叶稍作视线隔离。而贝聿铭所设计的住宅面向公共的道路,所以,底部以实墙处理,而提供采光、通气与视野的水平长窗也被置换成隔离外部视野、提供采光与通气的高窗。

此外,为了在外部形式上显示出内部的庭院,贝聿铭将高窗的长度限定为实墙水平长度的二分之一,而将另一半都送给了院里的绿色植物。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对于光与植物的分析

然后,是对于比例的运用,贝聿铭在形式上严格地遵循了几何原理,模数为一个正方形,由这个正方形的叠加进行建筑外立面的构成组织。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贝聿铭竞赛设计作品-形式分析-二

在这里,显示出了贝聿铭最初所形成的两种倾向,一是形式与功能结合,我们可以看到他并没有为了追求完美的比例数字而特意将某些部分加大或者减小。横向的四、三、四、五、四或是三和十并没有成为一种特别有规律或者符合音律之类的比例。但在形式与功能的结合中,简单的对比关系仍然突显了出来。

其次,就是对于模数的应用,这个习惯贯穿了贝聿铭的设计生涯,也就是先定下一个基本的尺寸单元,比如五百乘五百毫米的正方形,然后将这个模数用于建筑的所有部分。例如,一个房间就可以用五百毫米这个单位作为模数来设计尺寸,则三米就是符合当前模数的一个尺寸。

这种模数概念在日本传统建筑中常见,日本人利用一张榻榻米的尺寸来作为模数,从而使得包括门、地板、天花板、窗的所有部分都可以用榻榻米的尺寸来构成。例如下图,门正好是一张榻榻米的尺寸,一面“墙”由三个榻榻米的宽度构成。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日本建筑中的模数——榻榻米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贝聿铭竞赛设计作品-形式分析-三

在贝聿铭之后的设计中,正是这种严格的模数使得我们觉得他的建筑是如此精确和细致,模数减小了建筑设计与施工的配合中可能导致的误差,在位于香港的中银大厦之设计中,这种模数概念得到非常强烈的体现,我们在探究贝聿铭成熟时期的作品时,会讲到的。

总地来说,贝聿铭在这个设计中,所展现的对于形式之把握,主要就是两点,一是形式与功能的合理配合,二是几何与模数的严格控制。

我们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在这里,贝聿铭的形式是属于典型的强调几何与构成的现代主义形式,并且注重于控制模数。显然,勒·柯布西耶的影响是存在的,但贝聿铭的模数并不像柯布西耶那样是从人的尺度所出发的。

他也受到了马塞尔·布劳耶和沃尔特·格罗皮乌斯的影响,而这两者的哲学都偏向于功能主义,这两个人最后指导了他的毕业设计作品。

布劳耶位于哈尔科夫的剧院设计,就直接让建筑的形状与平面一致,包括舞台的升降都在外部反映了出来,这挺神奇的,很难想到功能主义走到极端会让建筑有了这样的形式。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布劳耶位于哈尔科夫的剧院计划

在这个住宅设计中,贝聿铭的设计里还没有出现斜线、三角等要素,仅仅只是直线、矩形而已,但这也表达了一种倾向,一种纯形式主义者的倾向,他讲求的是形式的原型。

在这个时期,他的形式只有矩形,并且,是排斥对称的,装饰性在形式中也被放于最次级的位置,值得注意的是,植物成为了一种装饰。

功能

首先我们能明确,这栋建筑的大功能是住宅。

尽管贝聿铭对住宅内部的功能做了严格的限定,但置入房屋中的两个露天庭院却令整个建筑显得生机勃勃。

我们先看一下贝聿铭是怎么组织功能的。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贝聿铭竞赛设计作品-功能分析-一

我们可以看到,两个庭院将起居室夹在中间而形成了以起居室为中心向四周发散功能的布局。因为照顾隐私的缘故,负责睡眠睡眠的卧室被放在南侧远离街道的位置,这也符合日照需求。

至于起居室的日照问题,由庭院进行补充,并且在美国,他们百分之九十九都二十四小时开空调,也就无所谓于温度的问题。

具有柔和东晒的一侧被卫生间等空间所占据,它们向内退出一个凹槽,增加了外部的阴影,并且为书房提供了一个良好视野环境。

但和卧室的窗相对有点古怪,所以我觉得中间的凹槽应该是绿化,否则这种视线交流如果完全敞开的话,两边的人或许都会有些尴尬。

将卫生间放置在东侧的巧妙之处在于,人一天中主要使用卫生间的时间分别是早上起床之后和晚上入睡之前,那么最需要阳光的时候也就是在早上。

而太阳从东方升起,带来柔和温暖但并不使人感觉酷暑折磨的阳光,这时候我们正带着模糊的意识在卫生间里进行盥洗,这阳光毫无疑问地为我们的头脑清醒以及一天的好心情提供了动力。

多功能庭院类似中国传统住宅中的后院,不仅解决了厨房通气以及一些食材处理的问题,也为无雨时候的户外用餐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场所。并且也考虑到了下雨时候进入室内的问题,留出了一条避雨的通道,而像不是某位日本建筑师那样,把淋雨当作一种理所当然的东西。

中间的庭院成为了整个建筑的亮点,从安静的睡眠区域出来,起居过程中可以经过下图所示的走道,感受到与自然的紧密接触。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贝聿铭竞赛设计作品-功能分析-二

在整个住宅的功能规划中,从北到南动和静的分区明确,解决人饥饿以及为解决饥饿而付出劳动的部分都放在北面。

阅读、交谈、娱乐等行为都在房间的中部,这是居住者生活的主要部分。壁炉这个负责取暖的设备并不像大多数时候面对着坐在沙发上的人,它让位于中央的庭院,被放置在西侧。

中央采暖系统,即壁炉,是西方家庭的传统中心。而庭院,则是东方家庭的传统中心。院,给人带来的是开敞的空间和被严格保护的隐私。

有的西方传统住宅带的庭院,多是与住宅本身呈并置关系。而我们则将庭院作为中心,用房间来围绕它。这是东方与西方在建筑学上的一种差异,在此我们不作过多探讨,以后在别的文章里再进行研究。

睡眠、卧、坐等行为则安排在最南端,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凉廊,并且能够通过这个凉廊进入到庭院之中。

贝聿铭不强调所谓透明性,他始终坚持的是建筑是为人所服务的,从这座住宅严格的功能划分,我们也能感受到这一点,他不会为了庭院的全方位展现而将庭院南侧的实墙换为玻璃。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贝聿铭竞赛设计作品-功能分析-三

贝聿铭对于功能的处理始终是道德的,这种道德尊重了人们在建筑这个庇护所中的感受和行为动机。这种从学生时代就开始的道德贯穿了他的职业生涯,并且随着技艺纯熟而不断改良、改善。

不管建筑中使用了多么昂贵的外墙砖,多么复杂的空间与结构形式,多么夸张的表现手法——就如同他在与齐肯多夫的合作中所面临的选择一样,是要给高楼下的广场多一些树木,还是选择一座昂贵的现代主义雕像?贝聿铭始终是倾向于建筑的功能服务于人,他选择绿树而不是自己喜爱的雕像。

尽管他是一名主要服务于资本的建筑师,但他仍然坚守底线,我们不能指摘这种立场问题,但我们可以赞美他的这种本是为资本创作,却并不放弃为人民而服务的作风。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本次竞赛第一名的作品,获得第一名的这位虽然之后没有成为贝聿铭那样的世界级建筑师,但在美国也颇为著名,他叫做休·斯塔宾斯(Hugh Stubbins)。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佐治亚住宅竞赛,第一名作品平面图

我们不过多分析其它的,首先,将小孩房放在西侧,这一点就让人有些不解,那是一定会晒得慌的。佐治亚州是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夏季温度是真的比较高。

不过,从气候上来说,贝聿铭在这个住宅设计中所使用的平屋顶,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以及建筑本身从功能上要对于气候的适应,确实成为了一种缺点。

前四名的作品,有三个都是坡屋顶的。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佐治亚住宅竞赛,第一名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佐治亚住宅竞赛,第二名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佐治亚住宅竞赛,第三名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佐治亚住宅竞赛,第四名

意义

对于这栋住宅来说,首先是风格。

他的风格很显然不来自于任何之前的历史风格,而是来自于现代主义,来自于沃尔特·格罗皮乌斯远渡重洋带到美国的现代主义风格。

同时,也不存在任何可辨认的历史样式。

建筑的意义首先在于表达出符合时代的风格,拥有反映时代的技术和价值。

贝聿铭在这个住宅设计中抛弃了形式上的模仿,不采用任何历史样式,也不采用符号。

但他却采用了空间系统上的象征,这也是贝聿铭所有的设计中贯穿始终的一样设计手法。在这栋住宅里所出现的庭院,代表的是东方建筑中的空间系统组织。

实际上,观察贝聿铭之后的设计,我们可以发现,贝聿铭一直拒绝使用除了几何原型(如矩形、三角、圆形)以外的符号来给建筑添加象征意义。

事实上,这是一种比较聪明的做法,因为建筑会倒下,而空间仍永存。

当然,如今已经到达了二零一九年,贝聿铭当时所处时代的现代主义,在如今,好像也已经变成了一种历史主义。但是,抛开时代、技术等种种因素来讨论建筑的意义是徒劳的。

这栋建筑的意义就存在于其顺应时代的现代主义风格,以及对于东方住宅空间组织的象征上。

模数化的意义也颇为重大,要知道,由机器生产出的模块,无论怎样都胜过手工艺。

结构

在这栋住宅中,主要的结构形式仍是承重墙。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贝聿铭竞赛设计作品-结构分析-一

这些承重墙形成了四个闭合的四边形,以便使建筑能够抵抗重力,站立在地面之上。

框架在其中也使用得非常频繁,廊,高窗、普通窗以及庭院的玻璃幕墙,这些建筑部位所使用的框架,消散了承重墙所带来的厚重与封闭。

事实上,我们并不太清楚这栋建筑究竟是用什么承重材料去组成承重结构的,仅仅能从透视图上看出三样组合出建筑外形的装饰材料——即砖、木头、玻璃。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贝聿铭竞赛设计作品-结构分析-二

因此,我们不能讨论材料与承重结构的关系。

当然,从这栋建筑规矩的形式出发,其采用的结构体系是框架还是承重墙并不太影响其最后的组成。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此时的贝聿铭尚且处在摸索自己之设计与结构关系的阶段。

但是,从整体的结构组合成最后的房屋看来,贝聿铭受密斯·凡·德罗和勒·柯布西耶的影响比较大。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萨伏伊别墅,勒·柯布西耶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巴塞罗那世博会德国馆,密斯

密斯和柯布西耶都是模数化的推崇者,而密斯对于网格的痴迷更是胜过柯布西耶,这两者大概构成了贝聿铭最初的建筑观念。

合理化与标准化,即每个部分的设计都力求消耗最少的资源,每个部分都能够用标准尺寸的布件组合起来。这已经在贝聿铭的这个住宅中初见端倪。

至于具体的细部连接部分,建筑师在设计中所要考虑的如何把每个部分通过结构连接起来,在这个学生时代的作品中并未涉及。

文脉

文脉,即Context,上下文。由于这个设计并没有周边环境的资料,所以讨论建筑与场地、建筑与街道、建筑与周边建筑也就失去了意义。

那么,就只剩下建筑各个部位组成自身的文脉讨论。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贝聿铭竞赛设计作品-文脉分析-一

贝聿铭通过两个植入在内部的庭院,制造出了建筑内部空间的节奏感,墙体围合的实与玻璃透露出的虚,在行进整个建筑的路线中不断地产生对比。

并且,基于人的尺度,从后院开始的中型空间,到围绕起居室的大型空间,再到进入睡眠区域的小型空间,这三种空间组成了足够丰富的内部文脉。

连续的廊造成了一种聚焦四周的空间体验,最终被实墙所打断。

这座建筑在形式上,在外部视角的观看上,没有高度的变化,比较平面,这也是其的缺点之一。也就是视觉上的文脉缺乏。

意志

建筑学中的意志,在于其态度是追求新颖还是保持陈旧、其建筑是表达情感、艺术还是只是机械地绘图出一栋尚可使用的房子、其动机是基于政治、商业还是其它的什么。

贝聿铭对于这个设计的意志是积极的。

秩序贯穿了整个建筑,也贯穿了他的整个建筑生涯。

那种消极意志,强调混沌和不确定以便达到某种感受的设计并没有出现在这个设计之中。

并且,对于形式和功能相互关系的意志明确地体现在了这个住宅之中。

在有关于崇高理想和勇于挑战的意志讨论,贝聿铭其实也总是具备这种意志的那一位。否则,就像竞赛之中的大多数作品一样,选择一种更加具有历史风格的形式,选择更加适应传统美国家庭的庭院与房间的关系,会更加增加得奖的几率。

建筑本身并不强调表现。

模数化代表追求新颖的建筑意志。

对于东方建筑空间组织的情感被灌注到了建筑之中。

这栋住宅的精神动机在于人和时代,这也是贝聿铭的意志体现,在内部空间的变化之中也体现了这一点。对于人类而言,均质化的空间体验是秩序的也是枯燥的,这栋住宅在尽力地避免均质化。

那么,在经过了六点讨论之中,我想,我们对于贝聿铭的这个非常早期的设计也就已经十分明晰了,我们可以从中窥见很多贝聿铭设计观念的雏形。

下一章,我们将讨论贝聿铭学生时代最重要的一个设计,即其研究生的毕业设计——为上海所作的中国艺术博物馆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中国艺术博物馆,贝聿铭

欢迎关注 Z漫谈建筑艺术 ,了解更多独家、深度、有趣的建筑知识。

多少建筑学子爱慕这样的教学:超越东西方的“院”

供稿:吴瑞、王毛真、李少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本文已获得授权

超越东西方的“院”

以“院”为主题的设计方法研究

授课教师 :吴瑞、王毛真、李少翀

授课对象 :2012级本科建筑学专业学生

G1:李昂、屈碧柯、李艺帆、樊李烨

G2:张篪、吴越、梁仕秋、孙旖旎

G3: 宋晨、黄庭玉、唐玉展、张墨晶

G4: 胡小泽、沈婧怡、戴桐欣、王瑛琪

学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学时 :80+2K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解析过程

(非哥友情提醒:下方有大量干货)

一、为什么研究“院”

纵观历史,从草昧荒原的颠沛流离,到居有定所的被动式采集捕猎生活,再到安定的农耕生产生活,可以说不断改进并完善自己的居住场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人类在漫长的完善居住环境的过程中,从满足遮风挡雨、生活起居等基本的物质功能性需求,再到开始注重居住心里、居住伦理和居住审美等方面的精神需求,使得“院落空间”逐步发展为功能性与精神性相交融的理想场所,正因为这样,中国人在300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在持续使用并完善着这种空间形式。

但目前关于“院落空间”的研究,出现了三个极端,其一是过度精神化和抽象化;其二是过度简单化和平面化;其三是过度强调地方性和差异性。三个极端造成了“院落空间“在具体研究和实践中的误解和偏差,有的把传统院落空间当作博物馆中的展品那样来评析其表面形式,有的比较中西方之间的异同优劣,以期标榜自我独特性,然而落实到具体的设计方法层面,仍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作为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也就有理由把这种空间形式加以系统分析并让其“设计本质”浮出水面,变成当代实践和教学都可操作、言传的方法。这也正是我们研究此对象最初的原因。

二、东西方视角下的“院”

大约在公元前600到500年之间,希腊人与中国人已经开始利用几何秩序创造出在今天来看都精美讲究的“合院”空间了。但由于文化、宗教和价值观念的差异,这个共同的基点在发展的过程中却是有差别甚至完全相异的。

与西方世界仰天敬神和市政公共性相比,古代中国人的居住理想就是要创造一个由房屋、桑榆、蔬果、鸡彘为一体的包容一方天地自然的住宅空间,因此院落满足了这份对于“现世生活”的寄托,也成为了一种”私有化“而非强调”公共性“的”个人化空间“。这大概也就是为什么中国人能够持续保留并发展这种”空间原型“的一个重要原因。

王贵祥先生曾总结过:中国古代住宅的基本型制是由院落组成的建筑群,最简单的院落,一般也是由一座单体的庐舍与一个回绕的围墙或篱笆所组成的......既然有了院落,建筑就不再是一个纯粹与自然隔绝的人工环境,院落本身是一个能够包容一方天地的室外空间,其间若植以树,圈以彘,养以鸡,就成为一个十分自然而具有经济意义的空间了;或者,在较大的院落中,凿以池,叠以山,联以廊,点缀花草树木及花鸟鱼虫于其中,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古典园林空间。

这其中,在乎以“家”为单位的中国人找到了“世俗入世生活”与“社会等级制度”的平衡方法,由此重复、保留且不断完善“合院居住”形式长达3000年之久,合院之型制并未发生本质改变,并创造了屏、门、庭、堂、室等水平展开的严谨序列和严谨制度......

与之相比,西方建筑并没有对于”院“的如此依赖,在古罗马之后多层建筑代替合院建筑用以解决居住面积和城市拥挤等问题,直到文艺复兴时期大量的贵族府邸才通过合院来组织空间,但这里的”院“更多的是采光通风和景观的需要,并未和家庭生活产生功能上的高度联系。

到了今天,全球化背景下的我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愈发趋于相同,不论东方还是西方,建筑少了文化和宗教的强烈使命而成为一个个具体人和具体生活的”空间容器“。我们常常会惊讶于某个西方当代建筑所呈现出来的”中国意境“,然后”骄傲“的认为东方文化影响了这个建筑师。诚然,民族自信很可贵,但更可贵的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能够冷静下来思考每一个具体问题,也许思考的足够深入之后,你会发现:很多事情总能还原到某种更加本源的”开始“,这个”开始”往往殊途同归......

三、为什么要超越东西方的“院”

从80年代开始至今,文化的自觉成为大国梦的主旋律,“中国式设计”变成一个流行的命题,延续千年的“合院空间”自然成为这个命题的主要形式手段,近期“中国园林”的研究与探讨亦十分火热。但多数方式仍然以“寻找文化自信”的主观热情与过分形式化和抽象化的“似中国”为导向,并未真正建立一种建筑学基本的设计方法和操作方法,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今天,当我们排除政治、宗教、民族主义等立场后,建筑学的基本点也慢慢浮出水面,“院”这种空间形式也回归到“采光、通风、应对环境、提高空间品质......”等基本问题上来。因此“是东方还是西方”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因为“好就是好”、“妙就是妙”,“真实的体验”永远强过“语言化建筑”的包装。

因此本课题希望“超越东西方的时空束缚”、“超越抽象观念的绑架”,针对有价值的对象,用具体的分析方法客观看待它们,以期在教学和设计上能够得到具体化的方法与策略,同时重新审视“院落空间”这一命题。

● ● ●

01 院的原型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原型汇总

● ● ●

02 院的解析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解析目录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G1-01 卒姆托工作室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G1-02 古拉罗住宅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G1-03 巴塞罗那德国馆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G1-04 阿里萨卡医学院教学楼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G1-05 北京典型四合院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G2-01 野口宅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G2-02 贝纳通托儿所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G2-03 Seijio town houses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G2-04 Villa Stein-de Monzie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G2-05 云南传统民居四合五天井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G3-01 华润置地合肥东大售楼处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G3-02 加斯帕住宅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G3-03 阿尔考文达斯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G3-04 库鲁切特住宅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G3-05 苏州民居-韩家巷鹤园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G4-01 特林顿浴室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G4-02 阿森西奥住宅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G4-03 森山住宅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G4-04 瑞士瓦尔斯浴场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G4-05 高家大院

● ● ●

03 学生作业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学生:李昂&屈碧珂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学生:张篪 & 吴越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其他学生作业拼合空间透视1

巴塞罗那德国馆透视图 量就是多,当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遇上木材

其他学生作业拼合空间透视2

四、课程具体计划

【课程第一阶段——案例解读】

第一单元:习“院”第一步——”院“的认知

分成4组,每组解析5个案例:4个现代+1个传统

案例选择特点:

(1)设计逻辑清晰;(2)空间品质较高;(3)场所环境相对独特;(4)气候特征相对明显

第二单元:习“院”第二步——”院“的分解

要求:

(1)院与间——分析空间尺度(体量模型)

(2)院与墙——分析空间领域(板片+杆件模型)

(3)分析图内容:空间结构图、空间关系剖面图、”院“空间效果图

第三单元:习“院”第三步——”院“的原型

要求:

(1)原型图解

(2)原型与气候的关系

(3)原型与场所的关系

(4)原型的空间透视图绘制

第四单元:习“院”第四步——原型的变体

要求:

(1)原型的变体分析

(2)原型与变体的空间透视图比对分析

(3)最具特征空间的效果图表达(材质、氛围、光影)

(4)模拟最具特征空间一天8个小时的光影变化

第五单元:习“院”第五步——类型的归纳

要求:

(1)归纳解析案例的原型

(2)针对这些原型进行空间分类

(3)归纳原型基础上空间变化的特征

第六单元:习“院”第六步——”院“的空间特征定义

要求:

(1)空间透视

(2)空间轴侧

(3)空间剖面

(4)“院”与”公共性空间”

(5)“院”与”私密性空间”

(6)“院”与”入口性空间”

(7)“院”与”交通性空间”

(8)“院”与”辅助性空间”

第七单元:习“院”第七步——调节微气候

应对场所环境的角度进行“院”的解读

要求:

(1)风

(2)太阳

(3)温度

(4)湿度

(5)降水

【课程第二阶段——场所环境】

第八单元:勘“地”

(1)了解区位背景(历史区位、交通区位);

(2)了解历史背景(前世今生,来龙去脉);

(3)了解人文背景(文化积淀,传统特色);

(4)了解自然背景(山水形胜,自然格局);

(5)了解环境背景(风、光、热)

第九单元:择“地”

根据个人兴趣,2人一组选择给定的设计内容及对应的基地

设计内容有四种选择:

(1)村民活动中心+游客服务中心

(2)艺术家工作坊

(3)精品客栈

(4)采摘园餐厅:简餐、咖啡、亲子活动等

第十单元:理“场”

本单元需要学生关注以下问题:

(1)村落的空间格局(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2)村落的空间结构(架构方式);

(3)村落的空间肌理(图底关系);

(4)建筑的空间、形式、尺度;

(5)建筑的结构、构造、材料;

(6)有针对性的访谈和影像记录(记录人物、事件与村落特定空间及氛围的关系)

【课程第三阶段——设计】构“院”:2人一组完成设计

第十一单元:空间结构(原型的运用)

(1)利用体量模型进行场地组织,建立设计的整体意识

(2)体量介入必须清楚地看出以“院”为关键词的基本空间结构

(3)基于空间结构画出核心空间的透视图

第十二单元:概念提出

描述设计的核心概念

(1)具体人

(2)具体生活

(3)具体空间氛围

第十三单元:空间结构与概念的匹配(原型的变体)

(1)利用板片模型进行空间的组织,在原型基础上结合概念完成空间关系的分配

(2)深化空间关系,结合模型进行空间关系的图纸绘制(平面、剖面、核心空间的透视)

(3)注意:空间的大小、形状、比例、方向、视线的位移、射入空间的光线变化等

第十四单元:空间的建构

(1)通过板片与杆件模型,建立”空间秩序“与”结构、材料、构造“等问题的关联性和匹配度

(2)通过图纸和模型描述构造细节

第十五单元:设计表达

参考文献:

1.王贵祥.“五亩之宅”与”十家之坊”及古代园宅、里坊制度探析[J].建筑史(第21辑)

2.阮昕.浮生• 建筑——有关水平与垂直的猜想[J].建筑师(172期、173期、175期)

3.缪朴.中国传统建筑十三个特征[J].建筑师(36期、40期)

4.刘克成.厨艺与匠意——由《大长今》想到的中国建筑教育[J].时代建筑.2007

5.顾大庆.设计方法论与建筑设计教学[J].新建筑.1986,(1)

6.陈从周.说园[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7.童寯.江南园林志[M].第二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8.张杰.中国古代空间文化溯源[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9.朱文一.空间•符号•城市——一种城市设计理论[M].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10.李晓东,杨茳善.中国空间[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11.眭谦.四面围合:中国建筑•院落[M].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

12.王新征.合院原型的地区性[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13.顾大庆、柏庭卫.空间、建构与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14.程大锦. 建筑:形式、空间、秩序[M]. 刘丛红译. 第二版. 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相关问答

对于毕加索《哭泣的女人》,该怎么进行逻辑分析?

《哭泣的女人》画了什么毕加索“哭泣的女人”画中的主体是一个饱受悲伤折磨的女子。毕加索将女子头部,帽子,脸部,手和手帕用棱角分明的复杂形状呈现。画面中...

 1 
 1